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工 作 简 报
第54期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024年10月11日
科技助农谋发展 田间地头庆丰收
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人工种草工程是一项既能治理风沙、又能为民增收的民心工程,是治理草原荒漠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正值阿里措勤县饲草料储备的黄金时期,为扎实做好牲畜越冬饲草料储备工作,确保牲畜“口粮”充足,安全越冬,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阿里措勤县人工草地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组成员于2024年9月28日在措勤县磁石乡尼龙村开展人工草地收割活动和农牧民牧草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工作。措勤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局长白珍、县农牧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吾金次仁等人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县农牧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吾金次仁、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杰主要围绕土地处理措施、草种子选择、播种前准备工作、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给农牧民进行了面对面专题授课,此次培训共参与人数达113人次。然后,项目组成员带领村民深入田间,针对产草量的测定给村民进行了实

地培训与现场解答。根据实际测量,基地种草面积约为700亩,每亩平均鲜草产量达1480公斤,每亩干草产量约为493公斤,干草总产量为34.51吨。最后,项目组成员组织尼龙村村民开展收割工作,在收割现场,大家分头割草,互相帮助、干劲十足,不一会草场上随处可见一堆堆的草垛,有的负责打包草料,有的负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实实在在的收益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的劳动热情,他们纷纷表示,明年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饲草种植工作中。

通过饲草种植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利用了村里的空闲土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还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下一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组成员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当地农牧民一道,持续推动饲草种植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探索创新,为集体经济创造更多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报:校领导、院领导、办公室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024年10月11日 印发
(共印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