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攻克我区牦牛腹泻难题,切实守护牧民生计与特色畜牧资源,动科学院动检科研组利用 2025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 6 日假期,深入阿里、那曲、日喀则、林芝等重点牦牛养殖区,在改则县、尼玛县、班戈县、亚东县、工布江达县等地展开实地调研。科研人员走进牧场与养殖基地,通过细致观察牦牛精神状态、粪便性状,与牧民、养殖户深入交流发病症状、疫苗接种、治疗效果及用药情况,对异常牛只精准采集病料,同时发放 200 头份实验性抗牦牛病毒性腹泻藏兽药 —— 该药物源自 2024 年科技厅立项项目《抗牦牛腹泻藏药筛选与产品研发》,为后续根据区域病原特征与临床疗效优化藏药成分比例、扩大适用范围积累了关键数据。
调研中,科研团队深切感受到我区牦牛资源的独特价值:改则县的野血牦牛、亚东县的帕里牦牛与康布牦牛、工布江达县的娘亚牦牛等特色品种,既是高原生态的重要组成,更是牧民增收的核心依托。然而,各区域牦牛均不同程度受病原侵害,这让团队成员更坚定了攻克难题的决心。高海拔带来的头痛眩晕、数日奔波的舟车劳顿被全然抛在脑后,大家已着手规划返校后的病料分析与研究推进工作。
作为兽医人,此次一线实践让科研方向更贴合牧区需求;作为职教工作者,深入牧区的经历让我们更清晰把握基层对兽医人才的迫切渴望 —— 既需熟悉高原特色牦牛品种,又能扎根牧区解决实际问题。这份体悟,更坚定了我们培养本土化兽医接班人的信心,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支撑西藏畜牧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图为采样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