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好故事专栏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西农驰援医生陈宁

来源: 作者:陈宁 2023-08-28 09:55:13

在人生的岁月里,有许许多多值得回首的往事,有许许多多让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对于我和李文婷来说,逆行50天支援西藏职院抗疫的日子是永远铭刻在心、终生难以忘怀。

8月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西藏这片净土,打乱了西藏人民的生活节奏。疫情在西藏多地多点频发,病毒隱匿传播,疫情发展迅猛。我校援建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需要刻不容缓采取有利措施防控疫情!应藏职院邀请,8月23日,我与李文婷有幸被组织批准奔赴地处西藏拉萨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工作,踏上逆行援藏抗疫新征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异常艰辛的抗疫任务,我与李文婷肩负着学校和医院的重托,从郁郁葱葱的农科城来到了广阔无垠的雪域高原,我们克服高原反应、生活习惯、感染风险,在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疫情基本控制。匆忙中50天在指尖划过,瑟瑟秋风悄然袭来 ,高原反应不再阻碍工作,饮食不再影响生活,疫情不再肆虐师生。在我们圆满完成援藏抗疫任务,踏上返校回家路程,告别50多天工作生活的藏职院领导、师生,倾刻,藏职院的教学楼、宿舍楼、操场、体育馆(疫情防控工作区)、学生、老师,一处处场地、一幕幕情形涌上心头,挥之不去,印在脑海。真可谓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

“战友情”在共同担当中缔结。高原的情况与内陆不同,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严格按照九版防控方案很多都不具备条件,疫情要防,方案要遵循,既要见效,还要规范,面对“两难”的情况,因地制宜,联系实际,落实九版防控方案问题是第一关。“别怕,有我呢”、“没事,就这样”,在援藏干部程晓盈院长以及徐斌院长的鼓励下,我们反复研读九版防控方案,认真学习国务院、西藏自治区关于疫情防控重要部署,遵循“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16字疫情防控的总要求,按照我国现行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及一系列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疫情的防控措施开展工作。考虑到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我们紧密结合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疫情实际,把我校疫情防控的经验和有效做法融入到藏职院的疫情防控中,做到早、快、严、实,以快制快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初到拉萨,我们天天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到封控区摸底,了解学生宿舍情况,防护服里,裹满了我们的汗水。走累了,就靠在墙上休息,气短了,就蹲在地上或者躺在椅子上休息片刻。

回到工作区域,和负责疫情一线的程晓盈院长、徐斌院长聚在一起讨论分析,你一句,我一句,这样行,那样不行,便操作、可执行且规范的方案在一句句辩解中产生,经常是夜幕降临了,才想起还没有吃饭。

讨论疫情防控方案

记得中秋节那天下午六点多,上级部门送了一批新冠病毒预防性用药——F61单抗鼻喷雾剂。此药应用略微复杂,且需要用起瓶器开启,为了让同学们第一时间安全有效的用上此药,又担心同学们操作不当行影响药物疗效,我们顾不上吃晚饭,根据药物说明书录制了用药视频发到学生群里。我和李文婷陪同程晓盈院长,穿着防护服,背着药品、消毒液,一层一层爬楼,一个一个开启药物,仍有学生不会操作,我们就一步一步现场教学生用药并一边消毒一边回收药瓶……由于和同学保持1.5米间距就需要我们放大音量一个一个去解说,学生宿舍楼有五层,戴着N95口罩,每上一层楼我们都感到快要窒息,头晕目眩,而快50岁的程院长不停给我们打气。就这样,我们三人忙完已是晚上11点多,防护服内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迎面吹着冷风,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校园的路上,看着圆圆的月亮,才意识到那天是中秋节,而我们连晚饭都没有吃,程院长声音嘶哑的说:“等疫情结束,我给你俩做好吃的”。想家是难免的,但程院长就像家长一样时刻呵护着我们,倍感温暖!

进封控楼指导学生使用F61单抗鼻喷雾剂

“同事情”在共同坚守中浓缩。九月的天,孩子的脸,下午还艳阳高照,晚上就凉风习习,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志愿者师生们,常住帐篷2个多月,白天又闷又热,汗水浸透了衣襟,泪水打湿了护目镜。晚上又潮又冷,忍受着蚊虫的骚扰,夜晚的寂静。口罩磨破了脸颊、耳缘,消毒液侵蚀了双手,只为了让同学们吃上热的饭菜,居住的环境干净整洁,相互之间减少一次传染。由于紫外线太过强烈,一位志愿者老师在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颈背部出现了日光性皮炎,由于疫情期间购药困难,防护服的摩擦都会产生钻心疼痛,他依然坚守在一线,坚持每天清运垃圾。扎西院长也是在第一时间带领后勤志愿者职工们驻扎在学校大门口,在帐篷里一住就是两个多月。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严格把关,对所有进入校园的物资全方位的严格消毒,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背后是持之以恒的坚守、责任和担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也被这种力量感化着。疫情防控中,个人防护非常重要,藏职院医护人员极度缺乏,防控力量薄弱,从事一线抗疫的工作人员均为学校师生及后勤人员,没有医学背景,不具备医学知识。我们穿梭于封控区志愿者、楼管老师、突击队、家属区后勤人员、门卫等区域中,对志愿者们多次进行培训(每个区域至少3次)手卫生,如何穿脱防护服,正确佩戴口罩等。培训中,大家需要保持1.5米间距,要用最大音量反复解说,几个小时下来咽喉肿痛。遇到语言沟通障碍时,我们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示范,手把手的教,直到他们完全掌握,逐渐形成了风险防范的观念。就这样我们用肢体语言架起了与西藏人民沟通的桥梁,破解了需要沟通的障碍。一轮轮值守,一次次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行与行的映照,默默滋润着彼此之间的心灵,只为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民族情”在共同抗疫中升华。西藏地处高原,加之疫情影响,水果蔬菜匮乏,全校师生从8月8日开始一日三餐均为简单清淡的盒饭,也有同学不够吃,尤其是志愿者师生,每天爬楼清洁、消杀、送到、收垃圾等繁重的体力劳动更让他们消耗过多。而我们学校的援藏干部程晓盈院长,为了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不顾一天的疲劳,自己一个人回家,翻出了家里所有的储备粮食,给大家做了饺子,羊肉烩麻食等。有一次光烩麻食第一天做了40人份,第二天给没有吃到的志愿者又做了30人份。我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在外地有了家的感觉,也是我到拉萨后第一次有了想哭的感觉,确切的说是被感动着。我问志愿者学生:“好吃吗?”他们腼腆的一笑说:“好吃,就是不过瘾,还想吃第二碗!”看着这些淳朴的孩子,也理解了程院长的初衷,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真正的把西农精神传播到了藏职院。采守宽书记经常会问我们:怎么样?还适应吗?缺氧吗?......一定要慢下来不要急,一定要注意休息。也会经常因为饭菜的简单、条件的艰苦而内疚的给我们打电话。我们怎么能不理解呢,疫情一发生,他就住到了学校办公室,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和我们吃着同样的饭菜。一次某单位给学校捐送了一百箱方便面,学生们都已经发了,想给采书记也送几盒,他却说:“我不要,全部都发给孩子们,让大家多吃一点。”索旺院长也是经常对我们嘘寒问暖,总是担心我们不适应、不习惯,每次和程院长聊完工作都会说一句:“代问陈医生她们好!”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亲眼目睹了学校师生的艰苦奋战,感受了抗疫的艰辛。看到的越真实,理解的就越深刻,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的“纯粹”,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纯洁心境。是他们让我明白,只有将小爱化大爱,让“生命赴使命,以挚爱护苍生”,山河无恙,每个家庭的小爱才能在家国大爱中绽放。离开那天,藏职院采守宽书记带领学院领导给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在疫情那么紧张,全市店铺基本关门的情况下,扎西院长竟然给我们带来了两束鲜花,戴着哈达,接过鲜花的那一刻,我再一次忍不住哭了。感恩遇见!感谢藏职院采书记、索旺院长、扎西院长、程晓盈院长、徐斌院长,对我们的关心,感谢郭飞主任及很多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照顾。

献哈达及鲜花的照片

经历过,才会明白,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会把藏职院这种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继承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延续到今后的工作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愿疫情早日过去,愿藏汉友谊长存,愿藏职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发展,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Copyright ©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藏ICP备090003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