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如下:
(一)日常教学工作
1、开学初完成全院每个班级课程表的安排,在学习通上检查各教师备课情况,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若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积极从我校其他部门、或合作院校、企业聘请老师、专业参加授课,确保了正常教学秩序。
2、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需要,督促有整周实训的老师提前撰写整周实训计划,保证了每个班每个学期的整周实训的有序开展。
3、补考、重修、学业预警。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每学期的第二周完成了学校安排的补考工作,于第六周对学院重修的学生进行了安排,并对于学期未达到规定学分的学生进行了学业预警、留级预警的安排。
4、公选课和重修课程。开学前几周完成线上线下公选课申报和督促学生完成选课任务;第十七周开始组织任课教师完成公选课和重修课程考核工作,按照要求时间完成考核和成绩录入工作。
5、技能大赛。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定于每学年的5月举行,通知各教研组提前着手准备,统筹安排,组织协调,认真落实。确定参赛项目,竞赛规程制定、参赛学生选拔、赛场设施准备等相关工作。
6、教学检查。我院按照日常教学检查工作要求,分别在期初、第十三周、第十六周分别完成了开学初期教学检查、期中教学进度检查、期末学生评教座谈会等教学检查工作,同时不定期检查了公选课程、重修课程教学秩序。
7、教研室。四个专业组结合专业实际,从评教、课程建设、毕业班综合实训内容、实训室建设、师资培训、学生1+X考证等方面每学期开展了不少于八次的教学研讨。7月份左右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完成下半年课程安排、整周实训安排任务。完成教材的征订、教材审核工作任务。
8、实践课教学管理
做好实训(验)周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任课教师提前上报实训(验)周计划,经审核,签字盖章后方可执行。教务处检查以审核过的实训(验)周计划为准执行整周实训。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做好实验室开放时间及管理工作,及时上报至教务处。
9、毕业生工作。已经完成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方案,积极落实顶岗实习具体安排,五月份完成毕业生毕业生补考工作、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工作。
10、成人继续教育。通过精心安排,每年度上半年与下半年5月份完成了15个班级300余人的面授、考试、论文指导等教学工作。
11、期末考试安排。提前组织教师学习通里上传题库,教师进行组卷,教学管理科进行抽卷,制定期末考试监考表,保证期末考试正常运行。
12、完成各老师课时量、工作量核算工作。
(二)课程建设
1、课程标准制定、合格课程建设
拟定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合格课程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年度进行验收。
(三)技能大赛
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一是顺利承办了学校职业技能大赛会计技能、物流、ERP企业模拟经营赛项。二是组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三是承办了西藏自治区市场营销技能大赛。
(四)“1+X”证书考取情况
为了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经济管理学院将要求大数据与会计学生必须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1+X财务共享服务、1+X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必须参加1+X数字营销、1+X网络营销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参加1+X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参加1+X农产品供应键与品牌管理、1+X财务共享服务、农产品经纪人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将职业资格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经济管理学院将1+X证书和行业证书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作为毕业条件。三是实施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贯穿全人才培养方案中。经济管理学院将职业资格证书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到专业课、实训课、整周实训中,从而将知识和技能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学技能、用技能,提升职业本领。四是加强证书教师考评员的培训。教师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因此,经济管理学院一是将要求全体专业教师积极参加1+X试点企业组织的师资培训,考取1+X证书考评员资格。二是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学习考取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三是要求教师专研1+X证书知识点和技能点,熟悉考试平台,做好学生指导工作。五是完善实训平台,提高技能水平。主要围绕职业技能进行实训室硬件和软件建设,重点做好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四个专业课程资源和实训平台建设。六是制定计划,统筹推进。会计专业考取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计划每年从9月份新生开学时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为初会考试打一扎实基础;第二学期安排有考试经验的教师担任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并指导学生正确备考;寒假期间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线上专题辅导,指导学生学习初会考试知识点;对于大二和大三学生,采用强化班利用业余时间和晚自习进行巩固提高,力争初会通过率在20-30%。1+X证书安排。每年3月份各教研室统筹上报上下半年学生考试计划;教研室主任组织专业教研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将1+X证书纳入人培方案和毕业条件,实施课证融通,开展1+X培训指导,并在相应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1+X证书考试,力争1+X证书单次通过率在60%及以上。
(五)师资队伍建设
1、利用节假日时间,每个专业组都组织专业老师积极参加跟专业相关的线上线上培训,参加“1+X”考评员培训,课程建设、人培养方案该革、通过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技能,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为今后开展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2、为提高教师的科研及社会实践能力,我院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本学期1项自治区课题顺利结题。
3、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一是以区赛为标准举行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青年教师均参与,提高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启动了课程标准建设完善工作;三是启动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四是开展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五是重点强调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等这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水平。
(六)实训条件建设
我院已有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室、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一体化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沙盘实训室共计9个实训室。已经建成 “经管云时代经管智慧学习工场”, A16-401、402、403、404、406、407教室进行一体化实训室改造,更能保证学生实践实训所用。
(七)校企合作与交流
一是我院与成都京东物流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就学生实习、学生就业、引企入校等相关事项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二是成立了西藏物流职教联盟大会,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藏政发〔2016〕6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我校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和校企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激发办学活力,力争在人才培养、联合育人、学生就业上有所突破,提高我校办学质量,推动我校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我院于2021年9月份成立职教联盟大会,将企业、学校、协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八)期末尾声工作
目前已经临近期末,本年度各项工作正陆续进入收尾阶段。重点是加强试卷审核、全日制2020级、2021级、2019级扩招、2020级扩招班考试安排和组织、成绩管理、考试考核资料整理与归档、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安排等工作。同时做好2022年春季教材征订与发放、教学任务安排、寒假教师队伍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