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具有重大意义。为引导经济管理学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2024年9月6日下午,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在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宣讲。支部党员和教师群众参加了党课宣讲,由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曲培主持。
王勇同志在专题党课宣讲中,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理解《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贯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合专业改革、专业群建设等中心工作,理清教学改革思路,加快探索创新举措,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解读。
王勇同志要求,一是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学习是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根本途径,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党员干部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全会精神对本职工作的具体指导意义。通过系统学习,党员干部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改革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增强在工作中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立足本职,勇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立足本职工作,勇于担当作为,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承担着推动改革的责任,而这些责任不仅体现在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上,更体现在面对挑战时的担当和作为。三是强化执行,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政策的价值也在于执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最终要通过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来体现。无论政策设计多么完美,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切实落实,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导致政策失效。因此,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执行力的提升,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四是密切联系群众,践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党和国家一切事业的力量源泉。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
王勇同志强调,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一个贯穿全程、持续推进的过程,这不仅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懈努力,更需要通过不断的总结与反思来提升工作质量,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一要定期总结实践经验。党员干部在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定期总结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对过往工作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有力指引。通过总结,党员干部可以系统梳理在具体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实施的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从而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二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强大武器,也是党员干部提升自身素质、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党员干部可以深入剖析自身在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改进和提高。三要持续改进作风和工作方法。总结与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持续改进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得到更好地贯彻落实。根据总结与反思的结果,党员干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改进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