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西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成果推广会在农业科学技术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旨在系统梳理并推广一项针对西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研究成果,为提升区内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提供科学路径。推广会邀请了农科学院郭东伟教授、周忠会副教授、王梅副教授,基础教育部语文教学骨干展莲蓉、巴桑土登等十余位老师和课题组成员,共同就如何切实提升西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与探讨。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推广会上,课题负责人张海峡首先剖析了西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独特挑战与机遇,特别强调了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及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人文素养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紧迫性与重要意义。课题基于详实的文献综述与前期扎实的调研,清晰界定了研究目标:全面分析西藏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精准把握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有效的教学优化策略体系。
接着,详细汇报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关键问题与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研究揭示了西藏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与特性问题,例如学生语文基础与学习动力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教学内容与西藏产业需求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度有待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吸引力仍需提升、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与发展性功能有待完善等。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在实践探索阶段采取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举措:优化教学内容,增加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元素;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组织读书会、演讲比赛、文学创作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开展教学研讨会和培训课程,分享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组织教学反思和实践交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最后,课题负责人张海峡以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汇报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实践价值。西藏高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根本在于推进“本土化”与“职业化”的双向融合,必须深度了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语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具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动力,并切实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提升教学质量。
课题最终提出了一系列立足教学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清晰的行动参考。课题成果的分享使与会教师产生了共鸣,在提问交流环节,与会教师们纷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真实困惑和宝贵经验,并就如何有效落地课题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了务实而深入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研究问题诊断精准,对策建议切实可行,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参照,具有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成果推广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的理论动力与实践智慧,更为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底蕴、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提供了科学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