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研究氛围。8月21日上午,基础教育部在部门四楼会议室召开语文教研会议,陈飞院长莅临指导,基础教育部教学科和语文专兼职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主要围绕理论学习、教研室工作计划制定、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活动实施方案等方面探讨交流。大家积极发言,教研气氛浓厚。

(图为教研会议现场)
会上,陈飞院长针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有准确的课程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辨证统一,即语文兼具思想性和工具性,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课程定位,通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阅读理解、鉴赏分析和写作等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二是要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核心与灵魂所在,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非常重要的依据,也是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衡量标准。清晰、确切的教学目标能够促使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发挥引导教学的作用,获取最大成效。教学目标要结合专业特点、学情和学生发展需求,全面考虑制定。三是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学生智能和个性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在充分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创设情景法等。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能力,关注学生写作技能,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陈飞院长强调,一是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大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语文课程内涵质量;二是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教育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