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22年度“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
活动的通知
各二级教学部门:
为促进学院“双高”专业群建设工作,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拓展专业群组群逻辑和建设思路,提高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专业建设能力水平,推进“三教改革”,搭建各专业间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根据学院年度工作安排,决定开展2022年度“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深入调研为基础,以深刻反思和充分论证为前提,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为核心,以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标准,全面对照国内标杆专业(群)、课程建设,推进专业(群)和课程内涵建设。
二、组织方式与活动时间
1.说专业群:各二级学院院长或教学副院长(院长不在岗或未配备院长)从专业群基础与特色、组群逻辑、标杆专业群建设现状及差距、建设思路与目标、专业建设突破点选取、任务举措等方面解说专业群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三个“双高”专业群牵头二级学院以“双高”专业群开展说专业群活动,其余四个二级学院以进入“双高”专业群的专业为重点,对二级学院的专业布局、专业整体发展、建设思路与目标、任务举措等方面开展说专业群活动。
2.说专业:教研室主任从专业基本情况与特色、建设思路与目标、标杆专业建设现状及差距、任务举措等方面解说专业建设现状与规划。每个二级学院涵盖所有专业均需参与所在学院的“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活动,要立足专业(群)实情说专业(群)。新设置专业主要介绍专业调研报告和建设规划。
3.说课程:基础教育部、马列教研室、二级学院专任教师参加二级教学部门“说课程”活动,课程负责人从课程设置依据及其变化、课程目标及其调整、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的变革、教学资源重构与应用、课程教学团队、课程应用与特色等方面解说课程建设现状与规划。
三、工作要求
1.各二级教学部门应将本次活动视为进行全体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一次机会,将专业建设经验总结和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能力提升等有机融入。为切实提高活动质量和实效,二级教学部门要积极邀请本专业(群)、标杆院校相应专业(群)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
2.为提高活动的严肃性,本次“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均须提交案例材料,并在开展活动时制作PPT汇报。活动结束后,各二级教学部门将所有案例材料(模板见附件)、活动安排、活动总结等材料装订成册,于2022年12月1日前报教务处,文件以《XXXX学院2022年度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材料汇编》命名,制作页码和目录。
3.“说专业群”活动由学院统一安排,不单独组织活动,将“说专业群”活动纳入相关会议议程中,减少会议安排频次,转变工作作风和会风。
4.二级教学部门要做好“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的整体安排,并将部门活动整体安排(模板见附件3)于4月月22日前报教务处教研中心备案,教务处将适时安排人员现场检查。
附件:1.“说专业群”案例材料(双高专业群模板)
2.“说专业群”案例材料(二级学院模板)
3.“说专业”案例材料(模板)
4.“说课程”案例材料(模板)
5.“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活动整体安排(模板)
教务处
2022年4月5日
附件1:
XXXX专业群
“说专业群”案例材料(模板)
XXXX(姓名)
一、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包括应对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新业态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对接相关职业标准等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等。
二、组群逻辑
包括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的对应性、专业群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群内各专业逻辑性等。
三、标杆专业群建设现状与差距
包括相应专业群标杆的选择,标杆专业群的建设现状及建设成效,学院专业群与标杆专业群的差距等。标杆专业群选取以专业群主体专业相同即可,不必追求群内专业全部完全一致。
四、专业群建设突破点选取
立足西藏产业行业实际,借鉴标杆专业群建设经验,从专业群可以为西藏产业行业服务的实际落点出发,说明专业群建设具体的突破点和选取理由。
五、建设目标
包括从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上体现专业群建设要求与思路等。
六、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
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技术技能平台构建、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及专业群建设管理等,内容应体现智能化赋能的措施与办法。
七、专业群标志性成果打造
包括大赛、成果奖、证书等方面。
附件2:
XXXX学院
“说专业群”案例材料(模板)
XXXX(姓名)
一、建设基础与优势特色
包括应对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新业态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对接相关职业标准等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等,分专业说明。
二、标杆院(系)建设现状与差距
包括相应院(系)标杆的选择,标杆院(系)的建设现状及建设成效,二级学院标杆院(系)差距等。标杆院(系)选取以二级学院主要专业与标杆院(系)一致即可,不必追求院(系)开设专业全部完全一致。
三、专业布局
立足西藏产业行业实际,说明二级学院内各专业的定位(重点、特色),以及“十四五”期间新增专业考虑等。
四、发展目标
分专业介绍“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等,以定性和定量来描述。对于进入“双高”专业群的专业重点阐述。
五、建设内容与实施举措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技术技能平台构建、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内容应体现智能化赋能的措施与办法。。对于进入“双高”专业群的专业重点阐述。
附件3:
XXXX学院XXX专业
“说专业”案例材料(模板)
XXXX(姓名)
一、专业设置依据
包括应对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新业态发展、人才需求变化、对接相关职业标准等。
二、标杆专业建设现状与差距
包括相应专业标杆的选择,标杆专业的建设现状及建设成效,学院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等。
三、专业培养目标及转型
包括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以及围绕新产业、新技术等的转型情况等。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依据现有条件和国内该专业建设现状,说明专业需要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路径、基本举措等。
五、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重构
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信息化通识课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等。
六、专业教学改革
包括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专业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提升等。
七、专业教学团队塑造
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数字化水平、师资结构等。
八、专业标志性成果打造
包括大赛、成果奖、证书等方面。
附件4:
XXXX学院XXX专业XXXX课程
“说课程”案例材料(模板)
XXXX(姓名)
一、课程设置依据及其变化
包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岗位能力及其调整、与岗位的对接性等。
二、课程目标及其调整
包括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能力标准及其调整对比、与证书的对接等。
三、教学设计的变革
包括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及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阐述课程选择某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的原因及具体载体的选择,阐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五、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
包括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元素挖掘、实施要点等。
六、教学资源重构与应用
课程教学环境、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校企共建等。
七、课程教学团队
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与提升、模块化教学组织、教学创新等。
八、课程应用与特色
校内外应用、课程标准输出等。
附件5:
XXXXX学院(部)“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
活动整体安排(模板)
序号 |
日期 |
时间 |
地点 |
活动类型(说专业/说课程) |
专业(课程)名称 |
主讲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